2023年7月全省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

2023-07-06 19:59:15    来源:百度新闻    

6月30日,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省气象局、水利厅、自然资源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林草局等减灾委成员单位对近期全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分析会商,现通报如下。

一、降水大部偏少

预计7月,玉树及天峻、刚察、玛沁、久治降水量为101~151毫米,海西西部不足24毫米,省内其余地区为40~100毫米。各地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玉树及天峻、刚察偏多10~30%,省内其余地区偏少10~25%(图1)。


(资料图)

图1 2023年7月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测图(%)

二、气温大部偏高

预计7月,西宁、海东、海南大部、海西、黄南北部平均气温为15.1~21.5℃,其余地区为7.1~14.8℃。各地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海西西部偏低0.5~0.8℃,省内其余地区偏高0.5~2.2℃(图2)。

图2 2023年7月平均气温距平预测图(℃)

三、主要天气过程

2~4日,西宁、海东、海北有小雨,海南大部、黄南大部、果洛大部、玉树西部及刚察、天峻有中到大雨;11~13日,西宁、海东、海北、海南、玉树、果洛、黄南北部有小雨;16~18日,全省有小雨;21~23日,海东北部、海北有小雨,玉树有中雨;26~27日,西宁、海东、海南北部、海西东部、黄南北部有小雨。

预计5~9日、14~15日、24~25日西宁、海东、海北、海南可能出现晴热天气。

四、自然灾害形势分析及趋势研判

7月份我省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及因气象因素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有暴雨洪涝、高温晴热、雷电、冰雹、地质灾害等。具体如下:

(一)暴雨洪涝。玉树降水频繁,容易引发暴雨洪涝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根据黄委水文局《黄河上游径流预报》,预计7月份黄河上游唐乃亥站平均流量900m3/s,较常年偏少3成。受降水频繁和降雨落区重叠的双重影响,近期东部和南部地区致灾风险较大,需注意防范持续性降水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等次生灾害。

(二)高温晴热。7月东部农业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和高温晴热的风险较高,应防范其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雷电。全省大部地区易出现雷电灾害,提示外业工作人员做好防护工作,并做好防雷设备的检修。

(四)冰雹。7月高原上强对流天气活跃,青南地区易出现冰雹天气,需要做好预警防护工作。

(五)地质灾害。7月份,全省因工程活动、降水、地震等引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预计有20起左右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在该月。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重点防范区域为西宁市区、湟中区及大通、湟源2县,海东市乐都、平安2区和互助、民和、化隆、循化4县,黄南州同仁、尖扎1市1县,海南州贵德、贵南、同德、共和、兴海5县,海北州门源、祁连2县,玉树州玉树市、囊谦县、称多县、杂多县1市3县,果洛州玛沁县。

五、防范应对措施

(一)继续加强灾害预警预报工作。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气象、水文等部门要健全监测预警联动机制,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和水雨情变化,全面加强气象、洪涝、地质灾害等监测,重点做好城市、河流、暴雨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灾情精细化预报,及时会商研判天气变化和灾害发展趋势,发布预警信息。紧盯水库、淤地坝等重点部位,严防局部强降雨引发洪水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造成危害。

(二)全力保障公路安全畅通。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公众出行需求增加,来青旅游人数增多,交通部门要建立常态、高效的发布和防范气象协同体制,持续发力,保障公众安全便捷出行,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结合历年防汛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大对高边坡易塌方、落石、水毁桥等重要路段及公路排水设施的隐患排查力度,及时掌握公路排水设置的技术状况,做好安全隐患路段的警示、监控、检查与整治工作。

(三)强化汛期应急值守,做好应急准备。各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按照本地区本部门防汛抗洪和地质灾害防御预案规定,科学研判辖区内发生的各类地质灾害,完善处置流程,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加强信息报送,灾害发生后及时通过自然灾害灾情报送系统上报各类灾情信息。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优化储备布局和方式,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不断完善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确保应急物资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原标题:《2023年7月全省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