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储蓄险长期不如港险,中期不如债券or债券基金?

2023-08-12 17:09:04    来源:大鱼测评    

大鱼测评第1023篇原创

前2个月,我们写了一系列关于香港分红储蓄险的文章,涉及与内地储蓄险的比较,这是个争议比较大的话题,也陆续有网友留言。

夸我们的就不放了,今天就挑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质疑性留言来统一进行回复,尝试尽量客观地阐述我们的观点。为避免文章过长,分为2篇,本篇为上篇。


【资料图】

前文回顾可戳:

香港的分红险怎么算收益?超简单的保姆级攻略!

香港分红储蓄险V.S.内地增额终身寿险,到底哪家强?

香港储蓄险特殊功能盘点

读者A:现在都多元货币了,汇率风险不存在了

——我们回复:只要涉及不同货币转换,汇率风险就存在

——读者B:普通人不考虑,生意人资产配置可以考虑

——读者C:如果是现在人民币买入,后面人民币高的时候转换成其他币种,是不是也赚了汇率差哇。

读者A的留言,我们其实在回复里已经简单扼要地说了。

读者B的观点,资产配置的确可以考虑,但也并非生意人才有资产配置的需要。

至于是不是只有需要资产配置的人才考虑买港险,我们认为当然不是。其实几篇港险文里都有提过,储蓄险的选择,不可能只考虑利益,还是要看其功能是否跟自身需求匹配。

这些需求,除了外币资产配置,还有特殊功能(比如无限变更被保人等)、将来要在境外用钱,或者就是想要更高的收益可能性,为此愿意接受一笔资金承担汇率、法律政策、大部分利益的不确定性,等等等等。只要需求匹配,买港险当然是正确选择。

读者C说的没错,波动可能会导致亏损,当然就可能带来盈利。只不过一天没到兑换货币的时候,你就不知道是盈是亏,不确定的才叫做“风险”,不是吗~

读者D: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如果考虑15年之内用,建议你算一下IRR,比国债还低的固收债券。

读者E:都差10倍回报了,还多功能,降维打击厉害了,而且国内后续还3.0%,更差距拉大了。储蓄型使用指望短期10年内,那选择债券基金即可,保险没必要。

这两位的留言提到了10-15年其他金融工具的收益,那我们先来看看收益。

与储蓄险安全等级类似的是国债。目前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在2.64%-2.65%左右波动——这是单利。

之前文章中举例的内地储蓄险是中邮邮保一生A(增额寿险,已停售),对标的交费方式是趸交,30岁女性,10年单利为3.07%,15年单利为3.21%。的确没比国债高多少,但是低吗?看数字会有清楚答案。

当然,一款储蓄险不能代表全部,但其他储蓄险也有别的特点,比如能搭配万能账户等等。这就要提到更重要的一个观点:衡量一种金融工具,不能只看收益。

股票、基金提供的是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但有可能亏损,即使是债券基金也是如此;

银行存款、国债提供了安全性和流动性,但无法锁定长期利率,也没有特殊的法律功能;

而保险(储蓄类保险中尤以固定利益的类型为主),流动性不如银行,也没有股票和基金的超额收益,它提供的是确定性。

这种确定不仅体现在利益,约定的时间必定有那么多钱,还体现在:

前期现金价值低于已交保费,因此一般不会挪用,年金类更是约定时间给付约定金额,更容易专款专用

期交保费有强制性,更能帮助人实现“他律”,把钱留下来;

有些可附加投保人豁免,在投保人重疾、意外身故全残等情况无法继续交保费时,仍能按原计划储备这笔钱;

投保人、第二投保人、被保人、身故受益人的指定,可以在不同情况下,用简单、清晰的方式明确这笔钱的法律归属,手续简单、避免纠纷……

——这些确定性,特别适合教育、养老等刚性开支,其他的金融工具是取代不了的。

你可能会问,香港储蓄险除了收益不完全确定,其他功能也有啊,那为什么不选港险?

3-8岁的孩子,父母想储备一笔孩子上大学要用的钱,正好就是10-15年之后。我们测算过,这时候3.5%的增额寿险的利益大概率比港险更高,如果孩子又是计划在内地读大学,那是不是内地储蓄险更合适?——其他10-15年后要用钱的情况同理。

有些朋友预计一笔钱20年以后再用,但还是希望不要太晚“回本“,万一中途有其他需要,也能做其他打算;还有些朋友,就是对确定性要求更高,将来也大概率是在内地用钱——这些情况,是不是也是内地保险更合适?

所以还是那句话:选不选保险,选哪边的保险,不能只看利益,还要要综合考量其他因素。

下篇留言回复,我们将看到分别在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有不愉快经历的留言反馈,如果你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们,敬请期待下篇~

End.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